close

大家很常見到我寫這句話

我寫這句不是為了要自己吹捧自己

更也不是要吹捧理財達人很利害

而是我看到的投資界經驗談

如果你熱愛籃球 你夢想著有天可以進NBA

你從小學一直苦練到大學畢業

然後你還是連NBA選秀的會場都進不去

也不會有球探理過你

你身高只有175 你連籃框可能都摸不到

打籃球9成要吃天份 你想靠努力 根本在浪費生命

投資也靠天分 有到九成吃天份嗎?

沒有九成應該也有六七成以上

這不是我研究得來的結果

是我看了業界二十年後歸納來的

從來沒聽說有那種定律是

資歷深的研究員跟經理人就一定會比資淺的強

通常是反過來 英雄出少年的這種故事更多

然後我也常常笑

這業界資深的研究員或操盤人真的很沒說服力

自己都沒辦法財務自由了 還想幫受益人財務自由

當研究部主管的常常比底下的經理人還廢

因為底下的人厲害的都退了 劣幣驅逐良幣

退不了的只好繼續累積資歷 最後累積到當主管

越高層的投研部主管可能還越廢

這二十年下來

一堆爛基金 CDO 能源基金 人民幣定存 …

台灣財富管理界推出多少爛東西

起碼蒸發了台灣人民一兆以上資產有吧?!

財金界這麼多資深投資理財專家

搞出來的成果 卻是非常不成比例

2008年時

有個同事還曾經在盤勢很苦的時候開玩笑自嘲說

我會變魔術喔

“我會把錢變不見喔”

所以就我的經驗 我直接跟你說 投資靠天分

你不要妄想 “努力就可以增進投資實力” 這種東西了

我不希望有人浪費了十年二十年的時間 與 金錢

花二十年與根本該可以存到足夠退休的錢

去證明書上早就講過的東西 “多數人無法打敗指數”

我上個月讓記者訪談 我特別去挖了我自己

一開始投資的數字

我一開始的投資績效就大幅打敗指數

操作年績 指數年 超越績效
2000 -20.25% -29.96% 9.71%
2001 12.17% -3.06% 15.22%
2002 5.57% -2.67% 8.24%
2003 21.27% 7.81% 13.46%
2004 58.27% 10.60% 47.67%
這邊指數績效不含配息 請加回3%多

反倒是最近幾年還比較不順勢

我也從數字看看不出來我隨著投資資歷增加而績效越來越好

如果有這效應 菜籃族應該是投資最會賺錢的一群了

我前幾篇也講過

我在業界看到的明星經理人

通常一開始的績效就是明星績效

(你去查林公洽 張繼聖 周雷)

但是爛的經理人可能會從頭爛到尾喔

(你去查 我之前偶而提到的那些爛咖…

我講過這麼爛的操盤人居然可以繼續當經理人

誇張點還會升主管喔

下面還每個經理人績效都比這主管好)

當然因為統計上的緣故

好的也不會每年好 爛咖也不可能每年爛

有些人還是一開始運氣好 後來回歸正常 開始爛了

但我看到的長期趨勢就是如此

沒有資歷加成這回事 從數字上看就是天份很重要

我自己投資小群組的所有人

全部都是一開始投資就拿到好績效

當然 如果是我自己的例子

我也是覺得

當我開始下場玩股時已經翻完理財書一百本有了吧

有一定程度了

我現在看 那時的操作還有些不成熟的地方

但是已經電爆多數目前業界經理人了

我確實也有在後面的十多年持續進步

但是價值投資邏輯是一樣的

我的投資資歷累積增加的最主要是

我經歷過多次景氣循環跟崩盤

看過很多失敗案例

我比以前更重視風險控制 也更會風險控制

投資範圍越來越大

從股票到債券到期貨

從台股到美股到全球

從投資組合操作到對沖基金操作

從個股操作到總經研判

我有我進步的地方

但是投資天份是一開始就決定的了

天份這種東西 我不知道要如何教

這跟個性有點關係 我這人有點叛逆 不喜歡從眾

大家越要去的地方 越要做的事情 我就越不要

大學時同學都去考研究所 我覺得我還得多想想

現在 大家都結婚生子 我就偏偏選擇單身

所以我會適合價值投資這種常常得反向操作的邏輯

當然我也自認為邏輯能力好

我看完一年書我就決定我要走價值投資

我也看不少技術分析 但我真的覺得邏輯不足

我看過所有有天份的人也幾乎都是非常努力研究的人

努力只是基本 這業界所有人都很努力

但是最後都是有天份的人才有辦法出頭

結論

大家如果看我的文會一直發現

我這麼努力講觀念

最後卻是希望大家往被動投資走

實際上存錢又比投資重要非常多

你整天做發財夢 不腳踏實地 羨慕得樂透的人

相信我 你只會離目標越來越遠

可惜 理財界的氛圍就是如此

你去書局繞一圈

理財達人封面都是

早早退休 年賺30% 輕鬆賺18% 被動收入

只有我當封面那本 寫年賺10%

哈哈哈哈哈

因為

我是魯蛇(正) 其他人是騙子(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上流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